常見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優劣勢分析
字號:T|T
無線充電技術並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早在1890年,物理學家兼電氣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就已經提出了無線輸電的構想,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的網站上發表研究成果,經過多次試驗,他們已經能成功為一個兩米外的60瓦燈泡供電,近幾年,一些通信廠商加緊研製可無線充電的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新產品,無線充電不僅在消費電子領域有所突破,在醫療,交通運輸,家電甚至太空領域也迎來發展契機。
目前,無線充電方式主要有電磁感應無線充電方式,磁共振無線充電方式,無線電波式充電方式,電場耦合式這4 種,下麵讓午夜福利视频一区看下這幾種常見無線充電方式的優劣勢。
電磁感應無線充電方式:電流通過線圈,線圈產生磁場,對附近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產生電流。
優點:適合短距離(幾毫米~幾厘米)充電,充電效率高(80%);缺點:特定擺放位置,才能精確充電;金屬感應接觸會發熱。
磁共振無線充電方式:發送端能量遇到共振頻率相同的接收端,通過產生的共振效應進行電能傳輸。
優點:適合遠距離大功率充電;缺點:充電效率較低,隻有50%
無線電波式充電方式:將環境電磁波轉換為電流,通過電路傳輸電流。
優點:適合遠距離(大於10米)小功率(100多毫瓦)充電,可實現自動隨時隨地充電;缺點:轉換效率較低,隻有30%多,充電時間較長。
電場耦合式:利用通過沿垂直方向耦合兩組非對稱偶極子而產生的感應電場來傳輸電力。
優點:適合短距離(幾毫米~幾厘米)充電,轉換效率較高(70%~80%),發熱較低,位置可不固定;缺點:體積較大,功率較小(幾瓦)。
在這些基本原理的延伸下,隨著無線充電方式不斷拓展、新發明的無線充電方式則是徹底革新,甚至有點異想天開,比如,WiFi無線充電,超聲波無線充電,紅外光無線充電,量子物理學無線充電等等,除了為消費數碼產品、電動汽車充電,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未來還可能用於物流(為送貨的無人機充電)、醫療(心律調整器、神經刺激器等將不再需要內置電池)甚至太空等更廣泛的領域。
同類文章排行
-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散新和翻新區別
-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
- 5G芯片大戰,華為高通誰與爭鋒?
- 芯朋淨利增長58.01%,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
-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散裝和翻
- 馬化騰談"缺芯之痛"國家大力支持,中國芯
- 無線充電原理以及優缺點分析
-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
- 走路也能充電,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
- 分析手機無線充電未來發展三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