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自組裝半導體製程取得突破
字號:T|T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與IB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溝槽(trenching)技術,能被用以透過定向自組裝(self-directedassembly)來打造元件。
研究人員表示,金奈米粒子能像是鏟雪機那樣運作,在磷化銦(indiumphosphide)或其他半導體材料層翻攪而過,形成奈米通道。這種技術可望被用來在所謂的實驗室單晶片(lab-on-a-chip)元件上整合雷射、感測器、波導(waveguides)與其他光學零組件,支援疾病診斷、篩選實驗性材料與藥物、DNA檢驗等等。
金粒子的通道挖掘能力是偶然被發現的,在一個因為汙染物而失敗的奈米線(nanowires)形成實驗中;NIST化學研究員BabakNikoobakht表示:“一開始午夜福利视频一区非常失望,”但是研究團隊無心插柳,發現汙染物是水。該實驗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影像顯示,結合水汽的金奈米粒子導致了長長直直的奈米通道。
在磷化銦半導體的表麵上形成的表麵定向奈米通道電子顯微鏡影像;那些奈米通道是利用金催化汽態-液態-固態蝕刻製程所形成,而其位置則是由沉積的金圖形(pattern)所定義。
研究人員取得定向自組裝半導體製程突破
研究團隊接下來梳理出實現該蝕刻製程所需的化學機製與必要條件,選擇性地在半導體表麵塗布金並將之加熱;一旦加熱完成,底層的磷化銦就會融入金奈米粒子,形成金合金。他們接下來將加熱的水蒸汽導入係統,發現當水蒸汽溫度達到攝氏440度以上時,會形成長長的V型奈米通道;那些通道下方的直線路徑,是由結晶半導體內的規律重複晶格所支配。
研究人員也能將上述技術應用於磷化镓(galliumphosphide)與砷化銦(indiumarsenide),這兩種半導體材料也是屬於三五族;這類化合物半導體被用以製作LED,或是支援通訊、高速電子等應用。Nikoobakht表示,他相信這種蝕刻製程經過調整之後,能被用以在矽等材料上製作通道圖案。
上一篇: 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備將迎來千億市場空間 下一篇:集成電路封裝行業將在中國麵臨更大的挑戰
同類文章排行
-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散新和翻新區別
-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
- 5G芯片大戰,華為高通誰與爭鋒?
- 芯朋淨利增長58.01%,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
- 馬化騰談"缺芯之痛"國家大力支持,中國芯
-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
- 走路也能充電,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
-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散裝和翻
- 分析手機無線充電未來發展三大趨勢
- 中興員工發聲截圖曝光,集成電路芯片發展陷